不开心的原因茫茫多。加班多,工资少,离家远,傻叉同事多,都可能是工作不开心的原因。
这里想说的是,为什么明明大家刚开始工作时充满干劲,结果做了几年越做越累了呢?
最近有两个事促发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一个是我独立开发的朋友没有过试用期,一个是我离职换了新工作,遇到了一些新的人。
我尽量分段描述,让大家看得更清晰些。
我做独立开发的朋友
上一篇文章说到,我做独立开发的朋友A,在外出游玩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女生。
无奈没有女生的联系方式,只知道女生工作地在深圳,于是结束了自己的独立开发生涯,来到深圳投身于找工作(和找人)的大军。
我记得他刚入职那会,我正好被摸不着头脑的工作搞的焦头烂额,但是他那边倒是充满新鲜,他一边吐槽着工作,一边讲着公司每天发生的一些新鲜事。
给我的感觉,仿佛这份工作还是给他带来了很多的生机。
奈何好景不长,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说,他可能要辞职了,甚至可能是裸辞。原因是他导师比他年轻,技术不如他,还整天挑他刺,他感觉自己被针对了。
终于在转正的当天,他收到公司的信息,说转正流程不再继续了,那一刻他有点放松了。
他又重新回到了独立开发者的行列。
他说他还是不习惯这种工作环境。
我那个消失的同事
B是我在新公司的一位同事,由于工作原因,我经常跟他一起聊天,慢慢的对B有了一些了解。
B是98年的一个小朋友,B工作很有激情,平时也是积极主动。由于工作内容较多,每天下班很晚,勤勤恳恳没有怠慢。从日常的交流中,也能看出他对工作的热爱。
在某一天吃完饭后,我们几个人在公园旁边散步,B突然说起,他有很久没涨工资了,去年别人都涨工资了,就他没涨。
再仔细问,之前的领导对他的评价都是,不知道他整天都在做啥。是一个典型的小透明,存在不被看到。
回想起每次周会汇报,B的内容也是这周就是做啥啥啥,每次汇报的内容都一样,不愿多透漏一点细节。
我让他把日常的工作列出来时,他列了很长的一串列表,当时我就非常奇怪,这么多工作量,领导竟然看不到他的价值。
不用说,这是典型的老实人了,完全不关注自己的利益,不想表达自己,完全沉浸在做事里,甚至不惜投入本属于自己的大量的时间。
后面我们开始帮他疏导,告诉他做事的流程如何如何,遇到问题如何如何,周会汇报的时候如何如何?
最开始他理解不了我们说的内容,表现得满是抗拒。通过持续的给他灌输这种思想,后面他终于慢慢地能理解。再后来他就开始反思之前的状态。
但是有一天在聊天的时候,他突然跟我说:〃G哥,我工作好像没以前那么开心了。〃
那会儿,我就知道他是真的听明白了,并且他也明白了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愿意做的,而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但是当时我却愣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疏导他的不开心。
后来我还陷入了另外一个问题,他做的事儿并没有改变。虽然做事的方式改变了,但是也没人明确跟他说就一定会有回报。但是从之前的开心到现在的不开心,确确实实是发生了,从这一点来看,事情貌似是朝着一个不好的方向发展了。这一点,我是没想明白的。
对自我的反思
换了新工作以后,我加入了一个〃新〃团队。这里的〃新〃不只是对我,对整个团队来说也是如此。团队里来的最早的同事,竟也还没有转正。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基于这种价值观去做一些决策。但是由于这个团队过于新,以至没有人能明确的知道工作该基于怎样的价值观开展。
在那个迷茫的时期,我跟其他几个组员没少在饭后聊天,讨论为何会有这样的现状,未来该如何应对?
某天吃完饭跟同事聊天的过程中,我突然有感而发,最开始工作的那几年,哪里需要去管什么个人价值,又哪里需要去管怎么跟老板汇报,完全凭藉自己的热情,干就完事了。
但是回过头来一想,越做越难受才是更合理的趋势。回报在不停地增加,必然就需要做更多的思考,而且我们本身在老板那里的价值也在不断地增加。
就像刚参加工作的同学,那时候还处在出职场打基础的时候,最重要的自然是学习如何把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但是过了这个时期,做事上已经游刃有余,自然就需要做更多的思考,比如老板在想什么,老板在做什么,尽可能的互相成就。
有的角色是来完成日常的工作内容的,有的角色是帮助老板想清楚方向的,有的角色是帮助老板完成价值呈现和价值汇报的。
所谓"月入1800,每天笑哈哈",可能是最好的诠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