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由于工作的需要,要在一百人的部门大会上汇报工作进展。
后来在跟同事吃饭的时候,同事问起做这种大型的汇报会不会紧张。所以就有了这么一篇文章。
要问会不会紧张?那自然是会紧张的。
同事跟我说,他在稍大一点的场合下(比如10人),发言的时候整个心脏都是在嘭嘭跳动的,有些问题也回答的不好。我也是一个很i 的人,这其实跟我的情况没什么二致。
但是经过一些事前练习,我总能从那种紧张的状态,进入到另外一种更加专注的状态,最后产生一种自己满意的效果。
这里说的事前练习,最重要的诀窍在于,他不是教你如何调整心态(实际上没用,不然你也不会紧张),而是拆解成可以实际操作的一些步骤,通过简单的练习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你需要做的,就是拿出些时间来跟着操练。
我把它记录到这里,希望对大家(包括我自己)都有帮助。
演讲材料
如何写材料不是本文的重点,但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列出来给大家参考。
首先,演讲的目标是要明确的,很难想象目标都不明确,能把内容讲得很清楚。
其次,拆解到每一张PPT,PPT要说明的子内容也是要明确的,每一张PPT都有自己要关注的重点。并且要注意整体的连贯性,逻辑不连贯,听众就很难跟上我们的思路。
再次,演讲不是朗读,每一块小的内容都应该有自己的关键字。围绕关键字展开,万变不离其宗。
提前预演
这一步要对着自己的材料,一遍又一遍地刻意练习。
这里的练习要包括完整的演讲内容,从最开始的自我介绍,到中间的内容讲解,再到最后的感谢或者答疑。力求一比一还原。
同时,在某一次开始练习之前,打开计时器开始计时。我们一定要对自己演讲的时间非常有把握。
通过多次练习,我们会明确地感受到,自己每一次的练习,对演讲的内容都有更深刻的把握能力。
另外,在你感觉对内容有足够把握的时候,比如练习到第三遍能够流畅表达了,就加入一些手势来强化关键的信息。
那么练习多少次合适呢?答案取决于这次演讲对应的价值。
比如你是在准备新工作的面试,你的表现决定了你以后每个月能多几千块钱或者是少几千块钱。这种场景下练习个一两天也不过分吧。
再比如是周例会的汇报,每周都会开一次。这么高的频率必然不会以你一次的表现为结果吧。我拿出个15分钟来准备也不算怠慢吧。
演讲风格
演讲风格实际上是在练习之前就要确定的,需要结合个人的一些特点,甚至是要演讲的主题。
记得在很多年前我们要去参加供应商组织的一个会议,我要在上面做一个30分钟的演讲。在过去之前部门领导叮嘱我,可以在演讲的时候放慢一下语速,这样更利于思考。
当然还有一种策略是加快语速,这样的话一些细小的问题也会被很快掩盖过去。
还有就是整个基调是幽默还是严肃,这个取决于演讲的内容。我之前的演讲基本上都是严肃为主。
所以风格的问题其实是偏好问题,怎么着都行,提前固定下来就可以了。
总结
核心思路其实就这些,主要还是依靠大家的实际练习。
我再把核心内容总结如下∶
材料∶
- 演讲的目的是啥?
- 通过怎样的过程一步步讲解,思路是否流畅?
- 每一步是否有独一无二的关键字?
刻意练习∶
- 提前定好演讲风格
- 拿出秒表,记录时间
- 练习内容一比一还原
- 记录练习的次数
- 引入手势强调关键信息
- 练习次数/时间取决于演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