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三mămă

我的三mămă

有一次回老家过年,听到门外狗叫。我探出头去,第一次看到三mămă。面无表情,行走缓慢。

那时刚好年尾,仿佛有做不完的活。炸年货,打扫卫生,blahblah一大堆。

她还没走到屋来,我娘说,她是你三mămă。平时不怎么说话,顶多挤出一个“嗯”字。我们要炸东西,你跟她聊一会。

进屋后,她一言不发。我当时找了一句话(忘记说的啥了),她果然回答了我,用了一个小心翼翼的“嗯”字。

我猜想可能是三mămă大脑的某一处没有发育完善。

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当时想跟她说一句,“你有毛病啊”。但是碍于她辈份在那,我自然不能将我的这股子劲表现给她。

我的同事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同事。我就跟个傻逼似的直勾勾盯着他看,一言不发。可能是看得他发毛了,就对我点了个头,“嗯”。

而就在那一刻,我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突然醒悟,其实我恰好也是这样的一个“有毛病”的人。为了展现友好(而并非发自内心),就冲着同事傻呵呵的笑,却更显局促。

而这次我有了一个明显的优势,我不再像上次那样隔了辈份,而终于可以理直气壮的指着自己的鼻子说:“你有毛病啊!”

她就是放大了的我

是的,三mămă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某一面,而她恰是我那一面的极致。

有时候我们混在人群里,可能都忘记了自己是怎么一回事。而恰好有些纯粹的人(也可能是先天原因),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了那部分不易觉察的自己。

遇见三mămă让我感觉很幸运,却为我们的个性日渐模糊而感到悲凉。

一方面,我看到了做到极致的好处,不管极致的好或是极致的坏,当被用来做参考时,都是不用费太多脑力的。

另一方面,我们身体或者心灵的某处,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被深埋。感受它,接受它的好与坏,就变得很重要。

我决定,要认真的与自己相处。你有多好,你有多坏,你都是我的一部分,我始终爱你。所以,不要因害怕而隐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