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了

最近又有了些兴致, 想继续写点东西.
看了一下上一篇文章, 嚯, 已经是两年前了, 不禁有些恍惚.
其实近几年即使有些文章, 也是一年两篇, H1一篇 H2一篇, 哈哈哈.

cube pb

两年半复盘

你知道这两年半我是怎么过的吗?

写上一篇文章的时候, 还是在23年1月份. 当时还在腾讯云做SRE.

23年, 正好是西安子公司在建设元年, 当时子公司团队在建设初期.

上半年, 派驻到了西安去做团队建设, 一搞就是半年.

下半年, 回到深圳, 重新找房子, 住到了公司旁边, 上下班通勤方便了很多, 幸福感也提升了很多.

24年, 应该是在腾讯四年多挑战最大的一年, 整体环境下行, 大家压力增加, 对员工的要求也变高了.

上半年, 由于团队工作调整, 加入了现网稳定性值班的队列, 同时存量的事项也还在进行.

当时最忙的时候, 同时跟进3个事项, 一周要发送3份周报.

下半年, 工作内容已经适应了很多, 虽然还是很忙, 但是在工具流程的加持下, 已经顺手很多.

25年, 是一个比较大的转折点. 由于工作内容跟我的个人规划偏差太大, 内部也没有很好的机会. 再三考虑下, 最终选择了从腾讯离职, 加入了智能驾驶的行业.

25年算是智能驾驶比较重要的一年, 市场高速发展. 3月底出现的小米SU7爆燃事故, 更是把自动驾驶推到了风口浪尖.

发生了哪些有趣或者值得关注的事

降本增效

22年左右腾讯开始了 “以人为本, 降本增效” 的策略.

从宏观角度看, 组内的降本增效包含了两个大的阶段:

  1. 低价值团队人员削减: 一些在公司看来不必要存在的团队被砍掉. 那个阶段经常遇到一个事, 就是找某个团队的接口人处理问题, 结果发现人不在了.
  2. 集团人员子公司化: 这个阶段团队的组织构成在发生显著的变化. 子公司的人员比例在快速增加, 最终的工作架构, 演为变一个集团同学带着一群子公司的同学干活. 有个有意思的数据, 我们团队子公司人员, 80% 都是从一线城市 (北上深) 回去的.

至于是否有第三个阶段, 就不得而知了.

魔方

我是在疫情期间开始玩魔方, 正好有比较多的时间宅在家里 (第一次玩魔方是小时候, 凭借自己的 “聪明才智”, 能勉强拼起一面 :-p).

这一次我才知道, 原来现在魔方都是磁力魔方了 (我小时候就想象过, 是否可以借助磁力提升魔方的交互, 没想到被魔方厂商验证了).

也是在这一次我才知道, 原来一个魔方可以卖到500块+, 可以包含陀螺仪和蓝牙.

期间, 我也做了一些有意思的事, 比如下面几个:

  • 破解GANCUBE蓝牙协议, 使用GANCUBE播放钢琴曲
  • 编写了手机上的一个魔方解谜游戏, 玩家需要使用最少操作将魔方拧成目标状态
  • 编写了一个白色十字练习工具, 根据某个状态, 预测最少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 魔方解谜游戏还被一个哥们非法反编译了, 拿到taptap上重新发布, 据说好像一天盈利有个50刀左右 (我是怎么知道这个数据的呢? 我的游戏被我的朋友加了广告发布到了Google Play上, 那个哥们拿到TapTap上发布时, 刚开始没有修改广告商, 前几天的盈利发到了我朋友哪里 :-p).

对了, 我现在PB 29.67, 又好久没练习了, 不知道封存法是否管用, 会不会重新玩起来又精进了, 哈哈哈.

我做独立开发的朋友重新找工作了

我之前做独立开发的朋友, 经历了4年的独立开发生涯, 在25年, 来到了深圳开始找工作.

据称他之前的日收益有10刀左右, 在小地方够正常生活, 异常情况可能无法覆盖.

当然, 他所以来深圳找工作, 另有原因.

他之前跟一个同学出去玩, 喜欢上了同行一个女生.

但是当时没有要女生联系方式, 问同学要同学又不给. 他只知道女生在深圳某个企业上班.

为了找到女生, 也为了对女生说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于是来深圳开始找工作.

他尝试过去公司楼下找, 找了一星期无果. 他知道女生喜欢五月天, 所以发了小红书, 挂了女生昵称到圈子里打听, 结果招来了大家的责骂, 无奈删帖, 就此作罢.

对自由职业的看法呢, 我也是心向往之, 但是也知道现实情况, 行得通的概率极低. 呼兰有一个段子分享在下面:


今天我们聊职场。

我发现现在年轻人跟以前那些人很不一样。就现在年轻人工作的时候会思考意义,工作意义是什么。他想不明白他宁愿不工作。

前段时间我在马路边喝酒,来个年轻人,我说你做什么的?他说我是诗人。

我就知道没有工作嘛。

但咱情商这么高,我说你是那种一毕业就当诗人了吗。他说是。我说诗人稳定对吧至少。

后来他跟我聊他说他是东北的,我说那也算是个边塞诗人了是吧。